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加入我們 我要認證
facebook粉絲專頁 line網址連結
您可以直接從網站中的 常見問題 專區,尋找您的最佳解決方案,或者直接與我們聯絡,電話服務時間為週一至周五10:00~16:00,例假日時段請來信詢問。
林小姐 / 02-23113040#3902 / tina1995429@gmail.com
首頁 > 最新消息 > 花蓮縣東竹國民小學【深度專題報導 EP33】
:::

花蓮縣東竹國民小學【深度專題報導 EP33】

2017-08-02 分享文章
發布單位 環境部
發布日期 2017-08-02
更新日期 2021-03-19

向社區學習,與社區攜手共成長

 

陽光照在淺水中蓬勃生長的嫩綠色水稻苗上,微風帶來幾步外操場上學童的歡笑聲,水田邊聚集了一小群學生,正七嘴八舌的討論田間所見生物間的關係,投入的氛圍讓人不自覺地被吸引。東竹國小校園中,學校生活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作物的作息,操場邊就是整片水田的景象也早已像呼吸一般自然。

 

東竹國小依山傍水,位於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無比秀麗的花蓮縣南端。其所在學區包含以有機栽種與生活聞名的羅山有機村、新興村原住民部落,以及保有傳統客家文化的竹田社區。但富里鄉人口外流嚴重,即便環境優越,學生人數仍持續減少。東竹國小全校師生不到百人,卻多方結合當地文化、產業、環境、社區鄰里,在引入社會資源的同時,也讓學校成為社區的教室和交流地,充分連結不同族群的力量,最後以「特色遊學計畫~東竹遊藝•好客稻來」校本課程造就多元而精緻的獨特教學環境。

 

東竹國小校本課程以客家文化及食農教育為主軸,規劃扎實的教學計畫。食農教育方面,以稻米為主題,學生從稻米的生長環境開始學習,在家長和志工的協力下親手種下秧苗、學習有機栽種的除草和施肥方式,最後實際參與收割,並以收成穀物下廚製作不同米食。學生圖文並茂的「稻田日誌」完整記錄著栽種到食用的過程,一系列課程配合著自然生息,透過引導學童參與栽種、照顧作物、收成、加工,養成學生正確觀念的同時也在進行記錄、發現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不同軟性及硬性技能,形成學校教學特色。

 

除了稻作外,校方也和四健會及紅葉國小教師合作引進當地傳統作物紅藜,進一步結合文化與校園環境。魚菜共生、校園中飼養的鴨子和耕耘雞兔系統更是無形中讓學生認識資源的循環利用,以及萬物皆有關連的生態運作觀念。當水田中的福壽螺影響到其他生物的生長,學生討論後組成田間巡邏隊,定期撿拾福壽螺作為鴨子的飼料;當水生池中的布袋蓮過度繁殖而危害到魚類生存,學生撈除腐壞的布袋蓮製作自然堆肥;為了不浪費營養午餐的剩食,廚餘混入米糠便可用於餵養雞鴨。

 

東竹國小的生態行動中,每一步都可以看到校際或社區合作,有效地運用既有資源達成雙贏。而生態學校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性,生態學校的執行不只是為了學生,更是由學生出發。東竹國小的生態行動團隊每年會選出一位隊長,由隊長及同學主持和紀錄每次的會議,106年暑假更在隊長交接後號召中低年級學弟妹一起開會,確實做到向下招生和傳承,讓校園中的生態行動和活力可持續經營下去。

四年級和六年級管理稻田
田邊上課
插秧
參與收割紀錄
:::
附件下載
尚未新增附件
回消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