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福德國小應屆畢業生,繼昨天(5日)參訪秀水創見美館後,學習成長腳步沒歇息,再於今日(6日)結合班級閱讀課程,閱讀教師透過分組合作學習及海報導覽介紹方式,讓學生透過雙閱讀學習方式,規劃走騎家鄉認識家鄉歷史古蹟及文化之旅,培養深化在地認同及熱愛鄉土素養。
考完國小學涯最後一次評量考後,福德國小教師帶著第52屆16位應屆畢業生們,相招一起參訪鄉內在全國享有盛名的台盛農場,由詹雅婷場長介紹有機農場經營理念,並進行食農教育體驗學習,安排學生認識農場有機蔬菜生產過程、了解自然及有機農法生產方式,接著現場動手採摘、親自包裝蔬菜等體驗活動。最後,由學校閱讀推動教師吳巧琳主任、林東顯組長及畢業班導師林依禪安排畢業生,一同騎著家長會新贈腳踏車走騎餘三館、陳氏家廟及修德堂等3處古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結合小組海報導覽方式進行解說古蹟活動。
學校校長卓鴻賓表示,迎接AI時代的機會與挑戰,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學校鼓勵教師走出教科書及教室的學習框架,課程要貼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及融入在地特色,使學生在戶外教育及體驗學習當中,習得思考力、創造力及知識在生活中學用合一的機會,同時透過學習歷程培養學生在雙閱讀素養能力,這也是學校要培養學生帶著走的未來能力之一。
身兼學校閱讀教師的吳巧琳主任有感而發指出,配合六年級畢業週活動,走訪我們生活社區的四個亮點,希望孩子認識自己生活的地方和產業,在走讀過程中,讓孩子分組先找相關資料,透過團隊共做相關海報,在每一個點為同學解說,相信孩子們對自己家鄉有更深入的了解,有了解,才能有認同,有認同,孩子們就會更熱愛這塊土地!
應屆畢業生陳宥嘉同學表示,第一次小組討論就因進度落後發生吵架,後來靠著大家分工合作慢慢將作品完成;陳翊璇同學則認為,這次走讀活動我們先進行雙閱讀學習,結果發現還要進一步的踏查後,才能深入了解修德堂的史蹟文化,我很期待這次畢業學習遊程。
畢業班導師林依禪接著說明,我是在永靖長大的孩子,對永靖這片土地有深厚的感情,今日有幸能回到母校任教,也希望帶學生認識永靖之美。這次我們帶孩子參觀台盛農場,讓他們了家鄉的產業;參觀餘三館、陳氏家廟、修德堂,讓孩子看看早期的建築特色、欣賞古厝之美。希望透過實地踏查,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家鄉,引發對家鄉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