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一波的冬北季風吹來,校園裡的楓香與青楓落了一身的紅葉,臺灣欒樹的蒴果灑了一地,木麻黃的小毬果也跟著湊起了熱鬧,落葉、枯枝、種子、落果,不再只是孩子清晨打掃的負擔,倒成為大山國小老師指導孩童動手創作的最好素材!除了自然味十足的聖誕花環之外,在二甲教室裡,還有亮眼的鴕鳥創作。老師指導孩子揀拾大松果、小毬果、臺灣欒樹的種子,以及許多枯枝,以熱熔膠黏合成一隻鴕鳥。接著由熱心的工友先生幫忙切鋸許多大木片,然後由每一個孩子自己在木片上鑽孔,以接榫的方式讓鴕鳥站立在木片上。這樣的課程,不僅是環保素材創作的思維養成,也融合了美感的學習;對低年級的孩子而言,那雙小手的各項操作有益於活化腦神經的連結與發展,一舉數得。無論男生女生都愛不釋手,我們看不到逃離學習的孩子,這正是動手做的優勢所在!「動手創作」是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是我們異於其他哺乳類的天賦;然而因為學校教育裡的紙筆測驗制度與功利主義思維的影響,大部分的孩子沒時間去動手創作,也不被鼓勵去動手玩。近年來因為3C產品的普及,手機與電競遊戲的蓬勃發展,更讓我們這一代的孩子遠離了自然。「動手玩自然」正好可以彌補這樣的缺憾,很慶興大山國小有許多具有這樣理念的同仁!感謝老師們的用心指導。